“粽子”的發音和“中子”相近,吃粽子也就寓意著多得兒子,并且給一些學生吃粽子,也寓意著中取功名,考取好成績的寓意。粽子的來源是為了紀念屈原,保護屈原的身體不受兇物損害,所以粽子還有保護我們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
粽子的美好寓意是什么

粽子的寓意:求取功名
粽子中“棕”和“中”發音相近,在古代有功名得中的意思。在古代如果一個書生要準備考取功名,可以在端午的時候贈送粽子給他吃,并且祝福他順順利利的中舉?,F如今,我們也可以在端午吃粽子的時候,祝福學生們考試順順利利,獲得一個好的考試成績。
粽子的寓意:求子
早在晉代,粽子就已經成為了端午節必備的食物,粽子的發音和“中子”類似,在古代的習俗中,人們比較講究這種諧音的祝福語,多吃粽子就寓意著能多得兒子。在古代制作粽子時,除了以糯米為原料以外,還會加入一些具有養生保健作用的中藥材,比如益智仁、赤豆等。
粽子寓意:平平安安
粽子的來源是為了紀念屈原,相傳屈原投入汨羅江之后,人們為了擔心河中的蛟龍等兇物傷害屈原的尸體,就將糯米裝入竹筒中,然后投入江中吸引兇物的注意。因此,粽子也有著保平安的寓意,在很多地方的習俗中,人們制作粽子時選擇用紅繩將其捆綁,然后放在小孩子的兜里,這樣就寓意著給小孩子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