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分不清梅子與杏子的區別以及梅子與李子的區別,或者根本就沒在意,那么今天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區分它們的相關資料,讓大家可以在以后區分它們進一步的了解它們,那么,趕緊跟著小編來看一下吧。
梅子和杏子的區別
梅和杏同為薔薇科李屬的植物,但是不是同一個種,具體如下:
梅:
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落葉喬木或大灌木,高可達5一6米。樹冠開展,樹皮淡灰色或淡綠色。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幼時或在沿葉脈處有短柔毛,葉柄短,具腺。花梗短,1一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鐘狀,有紅,暗紅及綠色等。花有單瓣或重瓣,白色、紅色或淡紅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開花,后發葉。核果近圓球形,黃色或帶綠色,5-6月成熟。如果你要查看梅子的功效與作用,可以到梅子的功效與作用一文。
杏:
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至長江流域,落葉喬木或大灌木,小枝褐色或紅褐色。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緣具鈍鋸齒,葉柄基部具1個-6個腺體。花單生,先葉開放,花瓣白色或稍帶紅暈。花期3月-5月。核果近卵形,具縫合線和柔毛,淡黃色至黃紅色。果熟期6月-7月。杏子味酸而甜,性溫,功能潤肺定喘、生津止渴,鮮食可治胃陰不足,口渴咽干,肺經燥熱,咳嗽上氣。梅子是果梅樹結的果,但是一般觀賞的梅花是另外幾種梅。 果梅為薔薇科李屬(PrunusL.)植物。亦稱青梅、梅子、酸梅。原產中國,是亞熱帶特產果樹。 梅子性溫、味甘、酸,入肝、脾、肺、大腸經; 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除煩靜心、生津止渴、殺蟲安蛔、止痛止血的作用;主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等病癥。
總體而言,兩者在形態上有差異,而且味道上有所不同,梅子相對較酸,而且味道似乎比較淡。
梅子和李子有什么區別
果梅為薔薇科李屬(PrunusL.)植物。亦稱青梅、梅子、酸梅。原產中國,是亞熱帶特產果樹。
分布區域
我國栽培果梅已有3000多年歷史,種質資源豐富,共計有205個品種,其中白梅類13個,青梅類95個,紅梅類83個,引進日本品種14個。分布地域范圍較廣,北自黃河流域南側,南至廣東沿海,西起西藏波密,東達臺灣島,共有18個省(市、區)有栽培種或野生種分布。目前,廣東、臺灣、廣西、福建發展較快,浙江、云南、江蘇等省市也在大面積栽培。據1995年不完全統計,全國栽培面積約152.6萬畝,總產量約13.2萬噸。今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國際市場的開拓,對梅制品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特別是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和港澳地區備受青睞。
李屬于薔薇科李屬(PrunusL.)植物。本屬約30個種,我國有8個種,其中中國李和歐洲李是全世界栽培最廣泛的2個品種,其次是杏李、櫻桃李和美州李。
分布區域
李在我國栽培歷史至少3000年以上。但是,長期以來李子生產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栽培管理粗放,沒有形成規模生產。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引導下,李子生產得到迅速發展,截止至1996年不完全統計全國李栽培面積達360萬畝,年產量達150.8萬噸,居世界第一位。我國李子產量最多的省有廣東、廣西、福建,主要栽培中國李及其變種木奈李,其中福建省永泰是全國產李最多的縣。四川、湖南、湖北、河南也有大面積種植。我國北方黑龍江、遼寧、吉林三省也是栽培面積較大的區域,主栽品種為中國李。華北區只有河北昌黎、山東煙臺一帶是歐洲李栽培較多地區。此外,陜西、甘肅、新疆、內蒙及江蘇、浙江等省均有栽培。總之,李子在我國分布極為廣泛,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在大力發展。
知識延伸:梅子什么時候成熟
是梅雨季節。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通常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便處于這一季節。此時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時大時小,又加上正好趕上梅子成熟,因而是梅雨季節。算是春末夏初了吧。
小編語錄:看完了本文,你是否進一步的了解杏子李子以及梅子的差別了吧?以后你就可以和別人說起它們他們的區別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還有,適量的吃些水果也是對身體很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