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別稱球蔥、圓蔥、玉蔥等,為百合科蔥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不同球形與早晚熟性有關,一般球形越扁熟性越早,品種不同產量有較大差異,熟性早的扁平品種一般畝產4500~5500千克,中晚熟品種一般畝產5000~5500千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洋蔥的種植方法吧!
洋蔥的種植方法
洋蔥的栽培品種
1、紅皮洋蔥:蔥頭外表紫紅色,鱗片肉質稍帶紅色,扁球形或圓球形,直徑8~10厘米。耐貯藏、運輸,休眠期較短,萌芽較早,表現為早熟至中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華東各地普遍栽培。代表品種有上海紅皮等。
2、黃皮洋蔥:蔥頭黃銅色至淡黃色,鱗片肉質,微黃而柔軟,辣味較濃。扁圓形,直徑6~8厘米。較耐貯存、運輸,早熟至中熟。產量比紅皮種低,但品質較好,可作脫水加工用。代表品種有連云港84-1、DK黃、OP黃、大寶、萊選13等。
3、白皮洋蔥:蔥頭白色,鱗片肉質,白色,扁圓球形,有的則為高圓形和紡錘形,直徑5~6厘米。品質優良,適于作脫水加工的原料或罐頭食品的配料。但產量較低,抗病較弱。在長江流域秋播過早,容易先期抽薹。代表品種有哈密白皮等。
洋蔥的種植條件
1、溫度:洋蔥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種子和鱗莖在3~5℃下可緩慢發芽,幼苗生長適溫為12~20℃,健壯幼苗可耐~6~7℃的低溫,鱗莖膨大需較高的溫度,但溫度過高就會生長衰退,進入休眠。
2、光照:洋蔥屬長日照作物,在鱗莖膨大期和抽薹開花期需要14小時以上的長日照條件才能正常生長,在高溫短日照條件下會出現只長葉不能形成蔥頭的情況,適宜的光照強度為2~4萬勒克斯。
3、水分:洋蔥在發芽期、幼苗生長盛期和鱗莖膨大期應供給充足的水分。但在幼苗期和越冬前要控制水分,防止幼苗徒長,遭受凍害。耐旱,適于60~70%的濕度,空氣濕度過高易發生病害。
4、土壤:洋蔥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以肥沃疏松、通氣性好的中性壤土為宜,沙質壤土易獲高產,但粘壤土鱗莖充實,色澤好,耐貯藏。洋蔥根系的吸肥能力較弱,要高產需要充足的營養條件。
洋蔥的育苗技術
1、播種時間:洋蔥選擇適宜播種期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播種過早苗大,越冬后容易抽苔,晚播苗弱小,抗寒能力差且磷莖小、產量低。以黃淮流域為例,最佳播期為9月上中旬。
2、播種數量:洋蔥正常情況下每畝的育苗床播種量為4~5公斤,考慮到要淘汰和間疏20%的弱苗和劣苗,其栽培面積應為播種苗床的15倍,發芽率低于70%則應酌情增加播種量。
3、作畦施肥:畦高1.4~1.5米,畦寬27厘米,畦面整平后每畝過磷鈣15公斤,腐熟好的有機土雜肥每畝4方作基肥,出苗后結合澆水撒施速效氮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
4、播種方法:畦面整平后,先澆水,再均勻撒播。后覆0.8厘米營養土,確保一播齊苗。播后如果墑情不能達到出苗要求,可用噴壺淋水,以促進出苗,也可催芽后撒播。
5、出苗管理:洋蔥在出苗后要注意霉病和立枯病的防治。其方法為每畝用50%多菌靈或40%百菌清150克,對水30~40公斤均勻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