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作為一種海魚,多生存在我國近岸淺海處,是經濟魚類之一,因鱸魚既可以在海水中生活,也可以在池塘中養殖,所以能夠為我們更方便的提供材料,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我們一起來欣賞鱸魚圖片,順便了解一下鱸魚的小知識。
鱸魚的簡介

鱸魚分為三科魚,溫帶鱸魚科、海鱸科、太陽魚科。鱸魚的體型修長,兩側扁平,背部稍微隆起。頭中等大略尖,體長可達102厘米。一般重1.5公斤-2.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以上。
鱸魚的刺骨比較少,前鰓蓋骨的后緣有小刺,后角下緣有三根主刺,后鰓蓋骨后端有一個刺,肉身中幾乎沒有小刺,所以很適合小孩子吃魚,最好碾碎成肉泥更安全。
鱸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無果沿海以及通海的淡水中,東海渤海比較多。
鱸魚圖片大全

鱸魚在自然環境中一般是氣息與沙質或者泥沙質渾濁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凈水環境,適合在環流中藏身于水下巖石或者植物海草叢。
鱸魚的活動范圍比較小,性情溫馴也不喜歡活躍,所以養殖起來耶非常的方便。
鱸魚繁殖時間在一周年以上,2~7月產卵,4月為盛卵期,繁殖的適宜水溫為18~26攝氏度,如果一公斤的疵魚懷卵4~10萬粒,但經過多次產卵,每次在2000-1000粒,這樣驚人的數字確實能夠作為我們吃魚的參考數據,但是我們任然要對大自然的物種有責任,不可大肆捕殺鱸魚。
鱸魚的品種
河鱸
按照生物學定義,河鱸才被直接稱之為“鱸魚”。在國內,河鱸只在新疆有,因為身體兩邊有五道黑色的豎紋,俗稱“五道黑”。
松江四鰓鱸
目前松江四鰓鱸是我國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國內只有黃海及渤海沿岸有,不過如今因為重工業的污染等,已經讓松江四鰓鱸進入到河湖中索食、肥育和生長,其次捕撈過度和筑修河壩已經很少能看見了。
金目鱸
別稱:尖吻鱸,盲鰽。金目鱸目前是世界上推廣養殖的主要品種,食肉性魚類,身體延長稍扁平。
大眼獅鱸
大眼熟路是一種人工繁殖試驗魚,源自加拿大,現在我國已經有成熟的大眼獅鱸魚卵孵化培育技術,這以為這北美洲的大眼獅鱸成為我國一名優新的品種。
鱸魚的營養價值高,發展時間長,在生物學上來講,鱸魚可以說是非常珍貴的魚,品種多樣分布齊全,我們在了解的同時,也要去學會保護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