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魚在購買的時候大多都是已經(jīng)殺好了的,或者是腌制的黃魚。黃魚作為一種海魚很難在養(yǎng)殖水域中生存,而且養(yǎng)殖的黃魚與海魚味道相差甚遠,那么我們在挑選大黃魚的時候就要格外留意,特別是新鮮度,黃魚很容易發(fā)臭,所以要注意。
選黃魚的三要素

1、盡量選購海魚
養(yǎng)殖黃魚和海魚的味道完全不同,養(yǎng)殖黃魚的肉質也不如海魚,那么選擇海魚的時候要看個體修長扁平的黃魚,而養(yǎng)殖魚大多都因為活動空間有限而“變胖”,其實這也非常容易辨別。
2、看嘴巴
黃魚的口吃如果鋒利,并且能用手感受的到明顯的刺刮手,那么說明是深海魚,而且深海魚上海后嘴巴都是張開的,即使不是活魚也是張開嘴巴。而養(yǎng)殖黃魚長期吃飼料,幾乎沒有什么鋒利的牙齒。
3、看鱗片
鱗片越是細膩、整齊的說明是深海大黃魚,大黃魚的鱗片越細膩整齊,腥味也要少很多,而鱗片比較大而不齊的說明是養(yǎng)殖魚。
想要挑選出優(yōu)質的黃魚,可以記住這首《黃魚詩》:體表金黃有光澤,鱗片完整不脫落,肉質堅實有彈性,眼球飽滿角膜清,魚鰓鮮紅鰓絲齊,魚身無腥無異臭。如果挑選新鮮的大黃魚

1、嘴巴干凈、而且最好是張開的狀態(tài),魚嘴非常有光澤。
2、魚鰓蓋緊閉,不易摳開,鰓片鮮紅帶血無粘液,無臭味。
3、與眼球突起,黑白分明,眼膜透明。不新鮮的魚眼就是眼球下塌有白蒙的“死魚眼”。
4、魚肉有彈性、魚腹按下后能夠迅速復原。
5、魚鱗和魚皮不分離,不易掉鱗片不易剝皮。
小心購買到染色大黃魚
染色大黃魚主要是為了掩蓋新鮮程度以及拿其他魚品種冒充。
1、擦魚身
黃花魚本身不褪色,用紙巾擦拭魚身如果有淺黃的粘液但魚身顏色不變就沒問題,如果魚身褪色那么就是染色魚。
2、刮魚鱗
魚鱗刮掉后魚身依然是黃色,洗后也不褪色這也是原生魚。
3、泡水
如果放在水中泡無明顯掉色褪色,就沒問題,還有一種方法直接看冰塊上的顏色來辨別是否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