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豬肉又叫豆豬肉,這種豬肉中含有著一種“囊蟲”寄生蟲幼蟲,人們吃了以后會患病,但是豬肉中的脂肪粒是在表皮和油脂層會出現顆粒狀,能很明顯看到小球狀的疙瘩,不會出現在瘦肉層。米豬肉的米粒還可能出現在器官及五臟上。
米豬肉與脂肪粒的鑒別

米豬肉與脂肪粒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豬肉,米豬肉是感染了寄生蟲的豬肉,是不可以吃的,而脂肪粒豬肉屬于正常現象,因為豬吃的比較多,而身體上長出了一些脂肪粒,沒有什么大礙。
1、米豬肉的特點
米豬肉顏色不鮮亮,并且器官、五臟上都含有米粒狀的囊包,囊包蟲呈現石榴籽狀,一般寄生在纖維肌肉組織中,腰肌是囊包蟲寄生最多的地方,所以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也可以看到。
一般厚度 1 厘米,長度 20 厘米,每隔 1 厘米切一刀,切 4 - 5 刀后,在切面上仔細看,如發現肌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即是囊包蟲。這種豬肉即是米豬肉。
2、脂肪粒的特點
脂肪粒就是在表皮層和油脂層的部位長出來了疙瘩,但是可以擠破,脂肪粒看起來就像是微微鼓起皮膚,沒有任何突出的異樣,并且不會出現在瘦肉和瘦肉與肥肉之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