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茯苓餅,又名茯苓夾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關于茯苓餅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門事親》中就有記載:“茯苓四兩,白面二兩,水調作餅,以黃蠟煎熟。”不過這種蠟煎的餅并不好吃。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貴乎松,餅利于薄”的主張,于是,后來的餅就越來越薄。 因為滋補性強加上慈禧愛吃,所以身價百倍。凡到北京的外地人,大都要到王府井買幾盒帶回去,以饋贈親友。
1食品簡介
茯苓夾餅,又名茯苓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此餅當推稻香春最佳。用高級淀粉烙制的外皮,其薄如紙,其白似雪,夾心則精選多種果仁,輔以桂花、蜂蜜、白糖和純正云貴茯苓粉,甜香味美,入口即化,清爽適口。且價格低廉,可作為經常食用的保健食品。目前,北京已有多處生產茯苓夾餅。茯苓餅的名稱是因為餅皮很像國藥中的云茯苓片。故稱 “茯苓餅” 。
2分類
1.28g傳統型茯苓夾餅:由茯苓、核桃、芝麻、蜂蜜等制成,具有補腦、健腦的功效。
2.12g兒童型茯苓夾餅:由茯苓和桃、杏、可可、橘子、荔枝、菠蘿等水果制成。其突出特點是果味濃郁,營養豐富,低糖且不蛀牙。
3.18g果仁型茯苓夾餅:在傳統型茯苓夾餅基礎上,加入杏仁、核桃、花生、松仁等各種果仁制成,保留了果仁特有的營養和風味。
4.10g營養型茯苓夾餅:在傳統型茯苓夾餅基礎上,加入在蔬菜營養成分排名前十位的胡蘿卜、南瓜、芋頭、山藥、西紅柿等制成,是繁忙工作中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首選產品。
3營養成分
茯苓餅成分有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關于茯苓餅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門事親》中就有記載:“茯苓四兩,白面二兩,水調作餅,以黃蠟煎熟。”不過這種蠟煎的餅并不好吃。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貴乎松,餅利于薄”的主張,于是,后來的餅就越來越薄。 因為滋補性強加上慈禧愛吃,所以身價百倍。凡到北京的外地人,大都要到王府井買幾盒帶回去,以饋贈親友。
4生產制作
【原料】(1 200只成品) 皮精白面粉1.25公斤淀粉5公斤 /其中餡料:綿白糖18.75公斤核桃18.75公斤蜂蜜9.25公斤桂花1.25公斤
專用工具
特制茯苓餅烘模一副,即兩塊圓形鐵片,一端有絞鏈相連,另一端裝有鉗柄,模直徑為13厘米,模內刻有凹形花紋。
制作方法
1.制餅皮:將面粉與淀粉調成糊,稠度比豆漿稍濃點。同時將烘模放在爐上燒熱,里面抹點油,用匙勺入面糊少許,馬上將模具合攏數秒鐘,將面糊壓成薄圓片,然后開啟模具,取出已烘熟的餅皮。
2.制餡:將蜂蜜與砂糖放在鍋里熬溶,并使其蒸發一些水分,增加粘度,然后將切細的核桃仁及桂花放入糖中拌勻即成。
3.成型:取餡40克放在已攤平的餅皮上,在餡料上再覆蓋一張皮子即成。成品皮薄如紙,且以餡為主。
注意事項 烘餅皮要快,不能烘焦,要保持雪白色澤,餡不可鋪得太滿,需留出1厘米左右邊緣。
5食用指南
可經常食用。
茯苓性味甘平,健脾、利食,吃茯苓餅有助于提高食欲、促進消化。適應愛挑食的兒童、體質虛弱的老人。茯苓可以止瀉,經常拉肚子的人可以適量食用。
食用禁忌
目前市面上的茯苓餅里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較高,故糖尿病患者忌食
6主要功效
茯苓是一種無色、無味的中草藥材,具有養顏,美容、滋補的功效。茯苓夾餅用茯苓配以各種鮮水果、果仁、飴糖等加工而成,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劑,天然、綠色、營養、健康,是保健佳品。